铺 地砖 是每个家庭 装修 时都会遇到的工程项目。地砖铺设分为干铺法和湿铺法,这两种铺设方法的质量都是一样的,一般 卫生间 和 厨房 会用湿铺法,客厅会采用干铺法。
干铺法其实是 大理石 的铺设方法,下面来讲讲 干铺地砖 的方法。
1、在铺地砖之前,先要清扫铺设的地面,如果不清理干净,地砖铺设后会出现翘边、空鼓等现象,尤其是不能有凝结的混凝土和建筑残渣。 2、地面清理干净后,根据地面的空间大小和地砖尺寸对地砖铺设成品有个排列设计,要根据设计排列来设置水平线,并进行分块。排列地砖是为整体的美观性,在一个房间内,横向与纵向的半块砖不能多于一行,明显的地方不能有半块砖出现。一般都将半块砖铺在并且半要放家具的一边或者是不明显的地方。
3、铺设地砖前将地面洒水,使地面充分湿润,这样可以防止空鼓现象出现。 4、干铺地砖会使用到两种砂浆,一种是1:4的半干砂浆,作为地面垫层使用,另一种是1:3的砂浆,作为粘合使用。砂要使用水洗后的中砂,中砂主要用于地面找平。
5、在铺干砂浆前先在地面刷水灰比为1:0.4--0.5的水泥浆一遍。砂浆要干湿适度,标准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6、先试铺有助于基层找平、夯实,一定要夯实,这样地砖铺设后才不会出现空鼓,试铺每一块的同时要检查该地砖与相邻的地砖是否水平,边角不能有落差。
7、将试铺的地砖拿下来,给砖底上浆。在地砖的背面抹一层1:3的砂浆,作为粘合层,厚度不能低于1CM,要将地砖背面全涂抹均匀。 8、将地砖放在合适位置,正式铺地砖了。
用橡皮锤均匀敲击,注意调整与水平线及其它地砖的水平度和地砖之间缝隙的大小,用水平尺检查 瓷砖 是否水平,用橡皮锤敲打直至完全水平。 9、地砖铺好后用刮刀从砖缝中间划一道,确保地砖之间的缝隙均匀,缝隙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对砖造成的破坏。 10、地砖铺贴完成后,要立即清理地砖表面的灰尘和砂浆,防止砂浆粘在地砖表面。 11、地砖铺设24后, 水泥砂浆 干透,地砖固定了就可以进行勾缝。
先清理地砖缝隙中的灰尘杂质,然后将勾缝剂挤压填充以砖缝中,填充的时候一定要挤压填充饱满。勾缝之后,及时清理掉地砖表面的勾缝材料。 12、地砖铺设完成后,要用地砖包装箱的纸板做好成品保护,防止后续工作对地砖造成的污染和损伤。 干铺地砖 方法成本较高,但是铺出的地砖平整美观、经久耐用。
干贴为地砖所采用,其实干贴也不是简单的沙子水泥和在一起不加水,只不过是水少些。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用手搓一个球,会有点水出来,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球炸散开,就没有问题,否则就是水多了。
但是干铺是把砂浆铺到地上,然后瓷砖后面也刮一层薄的水泥,在贴然后用锤敲击。
湿铺一般为墙砖所采用。不管干铺和湿铺注意好沙子水泥的比例也很重要,用325号水泥,中砂,比例:墙面1 :2.5,地面1 :3 。
干铺法:地砖理论上讲应该采用干铺法,把基层浇水湿润后,除去浮沙、杂物。抹结合层,使用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按照水平线探铺平整,把砖放在沙浆上用胶皮锤振实,取下地面砖浇抹水泥浆,再把地面砖放实振平即可。
采用干铺法有效地避免了地面砖在铺装过程中造成的气泡、空鼓等现象的发生,但是由于地面砖干铺法比较费工,技术含量较高,所以一般干铺法要比湿铺法的费用高很多。
湿铺法:是很多家装业主普遍采用的地面砖铺贴方法,这种方面工艺与干铺法的区别是将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替换为普通水和水泥沙浆。采用湿铺法的瓷砖地面有可能产生空鼓与气泡,影响地面砖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湿铺法操作简易,且价格较低,所以现在很多家庭仍然采用湿铺法铺贴地面。而干铺法和湿铺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点:1、干铺其实是铺大理石的方法,1:3的水泥砂浆,手捏成团,落地开花。干铺的空鼓可能性比较低,也比较节约,节省工期,但干铺的沙浆厚度比较大(3~4cm),客厅里如用的是大规格砖可采用干铺。
2、湿铺是直接拿水泥抹在砖后面,然后直接铺在墙上或地面,墙面铺瓷砖都用湿铺,小块砖和地面平整度较好的话用湿铺比较好,能节约地面厚度。3、两种铺法的质量是相同的,选用何种方法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泥工做出的铺法决定都是正确的。)一般厨房与卫生间都是用湿铺,客厅可干铺。
干铺地面砂浆需要一定厚度(至少3~4cm),厨房地面厚度肯定不够,要湿铺。总结看来,如果你家里的地砖规格为800*800的话,建议业主在铺设客厅地板砖的时候选择干铺法,尽管成本较湿铺法高一些,但可以有效的避免空鼓现象,也有助于延长地板砖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