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砖墙前,要对砖进行浇水润湿是为了让砖在砌筑前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而在砌筑过程中就不再吸收砂浆的水分了。 由于在砖的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毛细孔,在干燥状态下吸收水分的能力非常强。
砌筑前如果不充分浇水,砌筑时砂浆中的水分便会很快被砖吸走,使砂浆和易性降低,操作时难以摊平铺实。
另一个,由于砂浆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吸去,会导致早期脱水,砂浆中的水泥不能很好地水化,使砖与砂浆的黏结力削弱,大大降低了砂浆和砌体的抗压、抗剪强度,影响砌体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因此为了保证砌体的质量,砖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
家里装修过的朋友应该都发现了,装修师傅在铺贴瓷砖之前,都会提前把瓷砖进行泡水处理。铺瓷砖要先泡水吗?瓷砖不是买回来直接铺贴就可以了吗?别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这些疑问。
1、为什么瓷砖要泡水?瓷砖泡水是为了让瓷砖吸收一定的水分,防止贴上瓷砖后,瓷砖把水泥砂浆的水分吸收掉,导致出现空鼓、脱落、开裂的现象。
另外,墙面贴瓷砖以前也会提前洒水,道理是一样的。提前让瓷砖充分吸水,后期就不容易空鼓了。2、所有瓷砖都要提前泡水吗?不是所有瓷砖都要提前泡水,泡不泡水要看瓷砖的吸水率,如果吸水率较小,就不用泡水了,反之,必须提前泡水。比如,厨房和卫生间的墙砖、地砖,吸水率都比较大,就要提前泡水了。
3、瓷砖泡水泡多久?这个也是有吸水率决定的,如果瓷砖的吸水率比较高,那么泡水的时间也要适当延长。另外,天气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阴雨天空气比较潮湿,那么瓷砖泡水的时间就可以相对缩减;如果处于秋季等比较干燥的季节,泡水的时间就要延长了。
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吸收水水泥砂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特别是对于墙面铺贴,在墙面铺贴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哪些瓷砖需要泡水?瓷砖的泡水需要分砖的吸水率而言,吸水率<0.5%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很有必要进行泡水。如何给瓷砖泡水?既然说“泡水”,那么瓷砖就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一般施工方会准备一个大盆。
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铺贴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砌筑前浇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砂浆能够顺利完成硬化过程,达到设计强度,要是干砖的话碰到含水的砂浆肯定会与它"抢水"。烧结砖吸水率大,如果砌筑的时候不浇水,那么砖就会吸砂浆里含的水,导致砂浆不能正常的凝结硬化, 使砂浆强度降低严重会出现裂缝 ,烧结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 ,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m为宜。
潮湿环境对砖影响确实很大,但始终无法使砖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吸水现象的发生。
因此,浇水湿润这一环节是不可以省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