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天室内和室外的温差非常大,不管是墙砖还是地砖,都要等适应温度之后才铺贴。室内温度在-7℃左右时就不适合铺贴瓷砖了,因为这个温度会导致水泥浆搅拌不均匀,最终会对粘贴后的瓷砖造成很大的影响。
牋2、瓷砖在铺贴前必须先泡水两个小时以上,一定要使之水分达到饱和,只有这样,粘接时才不会由于吸浆导致与水泥粘接不牢固,而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另外,无论是墙砖还是地砖,需从室外搬到室内过渡24小时,待材料温度升高,适应了室内温度时才能铺贴。牋3、铺设时接缝可在2至3毫米之间调整,可先随机抽样若干选好的产品进行不黏合试铺,若发现有明显色差、尺寸偏差、砖与砖之间缝隙不平直、倒角不均匀等,且进行砖位调整后仍没有达到满意效果的应当及时停止铺设,并与材料商联系进行调换。
装修有旺季与淡季的说法,在装修当中旺季和淡季具体是有什么样的区别,而淡季的时间是温度较低的冬季。通常对于冬季为何不提倡装修,我们得到的答案都是温度低对于装修材料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等等,可对其中的原理还是一知半解,那么今天就以瓷砖铺贴为例,我们来说一说气温低下,为什么温度低下还会对瓷砖铺贴产生影响?瓷砖是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同时瓷砖铺贴使用的辅料也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遇到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哪怕瓷砖与瓷砖之间留有一定的伸缩的空间,也是很难保证在气温变化过大带来的瓷砖变形而产生瓷砖崩裂的相应的问题。
瓷砖铺贴的整个过程中作为瓷砖与基面的连链接者无非就是瓷砖胶或者水泥砂浆这两种材料的其中一种,两种材料的配比及含有材料都不相同,但不可忽略的是无论是怎样的成分混合、怎样的配比,它们都具有自己的一个整体结构,若这种结构被打破,它们具有的粘接强度自然也会相应下降。
不巧的是这两种材料都含有水泥的成分,而水泥在低于0摄氏度的情况下基本会停止水化硬化,同时还可能受冻严重影响整体的强度发展,而低于5摄氏度以下水泥仍然会进行反应但水化进程会十分缓慢,最终粘接强度达不到预期的强度,后期可能出现瓷砖脱落的现象。砂浆和胶浆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温度过高会造成内部的水分快速蒸发而无法保证水泥成分的水化硬化,而温度过低,其中的水泥也无法进行很好的水化硬化,甚至停止进程,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瓷砖是装修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瓷砖无论在墙面还是地面装饰都非常常见,不过铺贴瓷砖对温度是有要求的,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贴瓷砖可以选择在冬天进行,但是非常寒冷的冬天是不适合贴瓷砖的。
冬天墙上贴瓷砖最低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主要是为了避免水泥砂浆在粘贴瓷砖过程中,因为温度太低而导致水泥砂浆中的水份结冰,水泥砂浆在没有干固的情况下出现体积增加,而温度升高时,水泥砂浆中的冰融化成水,造成水泥砂浆体积的收缩,导致水泥砂浆的粘性下降,影响瓷砖铺贴效果,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是不适合贴瓷砖的。
因此凡是需要用水进行调和搅拌的材料,要求室内温度不低于5℃,包括瓷砖铺贴、水泥砂浆砌墙、墙面批刮腻子等都有温度要求,且温度太低的话,会影响工人施工,延长工期,会给装修造成更多的成本。